Friday, November 20, 2015

我们怀念的那个少女时代

每个人都怀念自己的青春。
那些曾经觉得很开心、很伤感、以为很了不起,到现在看来都很可笑(甚至很白痴)的事。哪怕再可笑,却也弥足珍贵。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喜欢《我的少女时代》这部电影的原因。

好难得有机会看电影。这几乎是我的年度二三部的电影之一。
我选了《我的少女时代》,因为我不喜欢大片,喜欢小品。
加上近期偶尔在电台听到电影的主题曲,Hebe唱的《小幸运》,我觉得很有青春感、很好听。
我于是也想知道电影是不是也很好看——虽然看了trailer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但是看过电影以后,我却不自觉地不断去向朋友推介,怂恿那些已经不看电影、没空看电影、甚至不看中文电影的朋友去看这部电影。
而这些朋友,大都是跟我一起走过少女时代的老朋友。
我告诉他们说,去看去看,因为,你会想起你的青春。

当我还没有开始想起我的青春,我就已经喜欢上了电影开场的一些旁白。
就好像,“没有人告诉过我,原来我长大后,可能会做一份不怎么样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感情。”,等等。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不怎么样的现今生活,让我们特别想念其实真的也并不怎么样的青春岁月。
说实在的就真的是没有怎么样,可是,我们的少女时代,就是那么地令人怀念。

也许因为戏里的女主角之前演过《等一个人。咖啡》,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等》这部电影。
相比之下,我绝对比较喜欢《我的少女时代》。
或许因为九把刀的电影里有一些周星驰式的笑料, 我很不喜欢(也笑不出来)。
也或许因为女导演张玉珊叙事比较从女性角度出发,我喜欢那样小女生的角度。
也或许因为电影里的背景,就是我们的少女时代。

于是,电影里的一些小事件、小细节、小对白,都会让我会心一笑。
就好像那封带出整条故事线的幸运信,我就觉得:啊~我也曾经写过这种一边祝福人一边诅咒人的连锁信啊(我还真不懂台湾人称之为幸运信)!
就好像,那些所谓偶像的海报、剪贴,似乎很多人都收集过。
就好像,学校里一定会有一个很多男生都仰慕的女生。
就好像,学校里也一定会有一个你(和你的好友们都可能)心仪的、总是偷偷地看并努力假装成没有喜欢得很明显的男生。

那些少女情怀总是诗的事儿,现今当然不是没有。
只不过我们这个年代已是通讯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随时可以上社交网站窥探别人的资料与生活。
你不会拿个本子叫人写自我介绍,也大概不会写情书寄心意(会被笑死的吧?)。
可是,我们在以前却曾经做过或经历过那样的事情,于是我们会有情感上的代入。
看着看着电影里的故事,我们会觉得,那不是林真心的故事,那也是我们的故事。
那不是她的少女时代,那也是我们的少女时代。

而唯一让我保持清醒的一点,是男主角并不是我以前或现在会喜欢的男生的类型。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好友。
因为我走过她的少女时代,我觉得当年的她,一定会很喜欢那个男主角那种类型的男生。
我们说起这部电影,她喜欢得去看了两次。她到现在还是很喜欢这种男生。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在长大了、年纪大了以后,可能会有跟少女时期不一样的择偶条件、会被不同类型的男生吸引。
但是,那些关于喜好上的根基,就好像我们的遗传因子那样深深地藏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里。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失忆了,应该还是会爱上一样的人。

我想,有时候我们喜欢一部电影,并不真的因为电影本身好看,而是因为我们怀念在电影里看见的那一个或那一些自己。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我的少女时代》

新旧玩意儿二三事

最近的我都在锲而不舍地钻研着各式各样的手艺。
企图发掘出自己某一些方面的才艺以求发展成一项可以借以谋生的工具(误~)?
——其实,只是因为兴趣而已。
也因为发现对这些兴趣的热情与进行兴趣本身,有着极大的治疗作用。
而这种治疗作用,足以让我感觉到压力倍减,感觉到快乐。
当然, 也或许因为这些“手工艺品”的受益人都是我们家的澔儿,我总是不遗余力。

(1)翻糖蛋糕
打从澔一岁生日,我们去跟朋友的朋友订购翻糖蛋糕的时候,我就曾经想过:会做翻糖蛋糕真不错啊,等澔两岁生日的时候,我要学会自己制作翻糖蛋糕送给他!
后来,不了了之。
直到在澔两岁生日的时候,我们打算跟另外一位朋友的朋友(貌似朋友圈子里随手拈来就有好多的蛋糕师傅~)订购翻糖杯子蛋糕的时候,我才蓦然想起:啊~我之前不是说要学这个吗?
在决定订购前,我就曾经上网看看样本、翻翻食谱的。然而怎么看都觉得挺困难。
那时候我就想:算了,我还是不学了。
买蛋糕干手净脚的,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反正翻糖蛋糕也只不过是做个样子,谁爱吃那一大片糖衣呢~

后来的后来,在今年澔生日之前大概一两个星期,我不知怎的又兴起觉得想要自己做蛋糕送给澔。
某天跟同事聊起一个翻糖蛋糕的市价,她问我:干嘛不自己做呢?很容易不是吗?
是吗是吗?你会做吗?
她说不会。
但是,既然看起来这么简单,我似乎应该没有不去尝试的理由。
加上前阵子还在报章上看见说蔡依林在不断地研发新的翻糖蛋糕造型。
我跟升说,蔡依林也会做也,我没有理由做不来吧?——哈哈,虽然蔡依林还有她其他的十八般武艺,而我一样都不会!
但是,我却因此而开始了尝试制作翻糖蛋糕。
而在这之前,我连frosting也不会。
由于铺上翻糖之前需要先做frosting,所以我才先极速地学了frosting。
而且,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练习到如何制作出翻糖造型,我的练习蛋糕本身,其实是买的(他们说这根本是骗人,但我觉得翻糖蛋糕的重点在翻糖不在蛋糕嘛~)。
于是,我就这样地用了速成法,做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个翻糖蛋糕——生气鸟(Angry bird)2D蛋糕。
结果,澔非常喜欢。
他马上地就给自己(和大家)唱了生日歌,然后把蛋糕切了来吃。
因为我在第一次制作而且还是用做好的商业翻糖来配色就感觉到整个制作实在是很累人,我其实就有点想放弃制作他真正的生日蛋糕。
可是,因为澔也一直在观看我做蛋糕和把玩着剩下的翻糖,所以他大概觉得很好玩。
他于是说他要把蛋糕带到学校去庆生,然后告诉大家那是他和妈咪一起做的蛋糕。
骑虎难下,我最终还是决定了做他最爱的Pororo蛋糕,就从巧克力蛋糕开始。
塔~哒!

那一天,我在下班后才开始做,用了大概五个小时,才终于做好了我们最爱的Pororo翻糖蛋糕。
我还买了蛋糕垫和盒子,全套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其实都是用速成法拼凑出来的)。
虽然捏造型捏得不够专业蛋糕的细腻,Pororo看起来有点脏脏的。
然而带到学校,盒子打开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哇, Pororo~”,我就心想应该算很像咯,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澔最终也没有告诉大家那是他和妈咪一起做的,但是我想我们弄蛋糕的时光里都很开心。
虽然目前我都不算会做翻糖蛋糕。
下一个节庆如果有空,我想我还是会做。


(2)不织布玩具
在网上经常看见不织布手工,上个月终于制作了两只小恐龙,作为澔的生日礼物之一。
——是之一。因为今年的他,学懂了什么叫做“礼物”。于是今年我送了他好多的礼物。
这两款恐龙,改自别人在网上分享的设计。

买了好几种颜色的布料,才只做了这两只。
澔很喜欢,还给它们个自取了个名字。
小恐龙的颈项部位老是做不好,我暂时不打算再做其他动物玩具了。
其实我以前就很喜欢做针线活,试过用家里的碎布制作小枕头、吊饰、铅笔袋、娃娃的衣服等等。
于是看见别人用布料做手工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心动地也想做一下。
目前还是很想用不织布做其他的东西,只不过也担心家里越来越多杂物了自己又接受不了。

(3)毛线编织
最近我还走复古路线,开始做这种几乎已经被时代淘汰了的毛线编织。
这是我在十多二十年前就曾经稍微跟朋友学过的玩意儿。
这许多年来,都没有再碰过。
最近看见同事的制成品,突然觉得兴致都回来了。
啊~我也要给澔织件毛衣!

但由于毛衣并不是Level 1或初学者可以胜任的东西,所以我才改变主意先从简单的围巾做起。
澔看着我编织的时候,就对那个毛球很感兴趣。
围巾终于完成后,他开心地把它扯到几乎不成形。
试围了没两下,围巾就沦落为擦地布,被他拿去擦地了。
他大概认为什么东西坏了,都可以有新的来代替。
就像灯泡坏了可以换过新的,食物吃完了可以买过新的。
不敢想像他有天也得学懂,不是所有的东西坏了没了都会有新的。














Tuesday, November 10, 2015

[奥捷游] ~ 9。维也纳。逛不完的美术艺术博物馆

我很喜欢美术作品。
家里还藏有古罗马美术、古埃及美术、法兰西美术丛书——好像装很懂但其实只是真的对美术这样东西很感兴趣而已。尤其是带有历史性传奇性的那一些雕刻啊画作什么的。
所以,说我喜欢美术其实是因为喜欢古典啊神话的,也不足为过。
于是,我最喜欢维也纳的地方,就是它所拥有的那些许许多多、不胜枚举、用几年也看不完的美术馆、艺术馆与博物馆,以及里面精致典雅的重量级收藏。

只不过,在短暂的旅程中,有些东西真的只能走马看花。看得懂也好看不懂也罢,还是要过去。
在总多的美术、艺术与博物馆中,我们也不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随缘式地去走访了一些。

1。霍夫堡(Hofburg)
霍夫堡很大。
里面大大小小的共有18栋建筑与19个庭院。
以前是哪个王朝住过的宫殿,我也忘了。
只是知道如今它是一个大而堂皇的博物馆。

当时的我们只是随意买了套票(还不是很清楚票价到底包含了多少间博物馆的入场券,结果竟然是几乎全包!),就去逛了考古遗迹博物馆、中世纪武器博物馆,还有古典乐器博物馆。
特别喜欢古典乐器博物馆,所以照片也拍得比较多。
我对乐器认识不深,于是觉得好多的古典乐器看起来都不像乐器,特别有趣。
这乐器长得像古董橱。
古时候的音乐桌子。
我想霍夫堡的博物馆并不是游客们必到的地方。我们在其中好些博物馆大厅里,都是唯一的游览者。
我特别喜欢这样幽静自在的感觉。
澔也在诺大的厅堂里随意奔跑,感觉非常新奇开心。
澔问我这些小朋友为什么没有穿衣服,哈哈~
这里的博物馆都有导览器,有时候需要租借、有时候是免费。
馆里展示出来的说明不多,不用导览器就真的会逛得很快(而随便),但是用了导览器,就会站在某座作品跟前很久。
因为每一座艺术作品,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故事。
所以我们家小朋友偶尔都很不耐烦,也要把导览器抢去听。
霍夫堡的另外一端,有着一座莫扎特纪念碑。
我特别喜欢那个高音谱号的花艺。
整个霍夫堡真的有好多东西看,名副其实地“逛不完”。
据说在某个宫殿里,还有旧时皇帝的心脏,然我们没有特别去寻访。

2。国家美术馆
从霍夫堡的莫扎特纪念碑走出来,我们才发现那里就是著名的博物馆区(museumquartier)。
整个博物馆区里又有着另外一群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博物馆。
当天的博物馆区外相当地热闹,因为刚好在进行着某项脚踏车比赛,好些的旁观者就随意坐在草地上,等待他们支持的车队经过。
我想这当中当然也有好一部分的人,只是路过的凑热闹者,或游客吧。
我们就照原定计划,只是走访了国家美术馆(又名:国家艺术历史博物馆)。
又是一轮的雕塑、画作、钱币历史艺术等等。
我静静地看着美术馆的大厅,也感觉很快乐。
画作馆里有好多沙发,走着看累了不仅可以坐着/躺着看(因为天花板也有大型画作),还可以好像我们家的小朋友(甚至他爸)一样睡一个觉。
逛完了美术馆,还可以喝咖啡去~

3。美泉宫
相对的,离城市区较远的美泉宫,却是比较游客必到的地方。
人潮汹涌到一个程度。
我们从地铁站出来在步行前往,一路上都看见好多的大型旅游巴士。
还有不断消费莫扎特和西西公主的行为艺术。
连排队买票也用了好长的一段时间,让我们一度觉得不用看了,拍拍照片就可以离开了。
拥有着1441个房间的美泉宫,只开放45个。
后来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看全套,只是看了个半套(22个房间)。
但是由于每个房间里面都挤满了人,我们根本没有太多机会细看每一个房间的设计细节。
看看其他的人,也不晓得有没有注重在观看。因为大家都似乎在听导览器而已。
由于真正的22个房间里面并不允许拍照,所以在美泉宫的照片不多。
我觉得这样把每个房间用作不同的功能的宫殿设计,就像是中国大户人家或故宫的房间群设计一样。
那个年代的皇朝或官邸人家,不管奢华还是朴素,对生活细节都非常地讲究。
也许就是那些坚持的讲究,造就了那些永恒的艺术。

以后有机会再到维也纳,我还是会去逛这些大大小小的美术艺术博物馆子。
我想那应该会是我的must go/must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