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这么凑巧(也许是潜意识的促使?)看了两本关于亲子、教育、以及种种价值观的书籍。
--其实是三本,如果≪窗边的小豆豆≫也可以被归类成那样的书籍的话。
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说的是一个无法正常学习、会跟动物说话、会无意识地骚扰同学、而且有些过动的特殊儿童小豆豆,如何在被无数“正常”学校退学以后,在特殊的巴学园里遇到了好老师、得到了教育、交到了朋友,以及过了一个快乐童年的故事。
这本书,我看了好久、好久。
因为巴学园里发生的种种故事情节,偶尔看来有点闷。
能够看完,也是为了知道小豆豆的未来。
但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却没有说到小豆豆的未来,是不是就像她最后所提的那样,当上了一名老师。
因为故事只描述了巴学园后来的消逝。
不过,它却或许造就了很多像小豆豆一样,因为得到过与感受过老师与学校给予的爱,而有了奉献于教育界来回馈社会这种想法的学生。
所以,巴学园一直活在大家心中。
而故事里的妈妈与小林校长,对待小孩的耐心与教育方式,也都是应该被推崇的。
无论是对于一个特殊小孩或一般正常的小孩而言。
没有奇怪的、不能学习的小孩,只有没有办法或没有耐心的老师。
难怪这个故事,能够在全球得到了极大的反响。
另外一个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故事,是蔡颖卿的≪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这本书很简单、好看。
从台湾中式的教育方式,转到泰国国际学校的西式教育方式,后来再转回台湾。
身为妈妈的作者,在每一个阶段里用心地帮助她的两个女儿适应变迁与学习环境。
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而精彩的。
她坚持做一个用心、尽力的母亲。
要知道,用心、尽力这回事并不容易,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热情和爱。
因为作者坚持把教育的方式和价值观的灌输融入在家常琐事上,于是才能够培养出懂得生活的孩子,而不是只会读书考试的机器。
我看着看着这个故事,不断地想起我自己的家庭教育。
在那个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里,我的爸妈竟然也给了我一段如此丰足的成长岁月。
一直以来,妈妈用身教和分享,培养我的生活技能,树立了我的人格。
看似没有特别教了我什么,但是我在耳濡目染之下仿佛都学会了。
我仿佛才蓦然发现,他们所给予我的是那么地那么地多。
我的爸妈都是劳动阶级,穷极一生劳劳碌碌,什么成就没有。他们只成就了这么普通的一个我。
怎么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很多人竟然还会有那样地疑虑,觉得成就一个孩子,是很难的一门功课呢?
我们的思想仿佛在退步啊~
后来再看的一本书,是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其实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合著的散文集。
原来自他们母子俩互相对写的篇篇家书。
一个五十多岁的妈妈和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因为相距太远太久而开始不那么认识对方了,于是借着一个专栏的撰写,他们开始了互相重新认识与互相探讨的家书。
升说我看这书会不会看得太早了——这是笑话。
我看这书的时候,想的都是我的父母和我自己的故事呢~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虽然里面只是不经意地流露出母子之间的爱。
更多的,是这些家书里所描述的故事和所探讨的问题。关于政治、时尚、美学、生活历史和故事、各种价值观与想法、关于名利成就、关于梦想、关于生老病死。
也关于两代之间本来就存在的一些改变不了的无奈。
其实,有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去理解,并且接受,而不是一味地想着要去改变的。
两代之间或者同代的人与人之间,都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时代而有了不一样的社会观与生命观。
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原自于你成长于一个怎么样的家庭和环境之下。
在成长的生命旅程中,我们遇见过什么样的人、经历过什么样的事、做出过什么样的抉择,都造就了一个什么样的我们。
于是,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由多方面影响而衍生的。不只是因为家庭与学校教育。
或者可以这么说,所有在我们身上或周围发生的人事物,都是造就我们的某一种教育吧~
Wednesday, October 10, 2012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最近也跟朋友聊到价值观这个课题,其实做人的道理很简单,套上东方的一套,不外乎所谓的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即‘四维八德’。大家说知易行难。
ReplyDelete最近也体会到很多时候,言教不如身教,更能深入人心吧。
其次,价值观这回事跟教育程度关系不大,有时侯在很平凡的市井小民身上,看到了实实在在人性的光辉。
知福,惜福,造福。共勉之~
所以才说,教育不只是书本上的学习那么简单。还有生活给我们的,我们怎么走过成长的岁月,受过什么样的环境与社会影响,那一些都是造就我们价值观的东西。
Delete哈哈哈,我们突然变严肃起来......ok,转化一下,放轻松生活一样过 : )
DeleteWe shall keep in touch right : )
Gonna miss you~
Delete我到台北找你呗!
Whoa...好有文化哦~
ReplyDelete我就说嘛,你应该要多生育,
将来孩子们的教育一定有保障,
世界会因你而有点儿不一样。
怎么会扯到应该多生育这回事,我不觉得我懂教育呀!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