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我是有多么多的事情想写呀......
翻手机相本时发现了之前拍下的这张相片。
这张明信片,也收到很久了。
来自巴黎的这个小妮子,寄卡的时候还在浪漫的巴黎大都市里生活着,现在已经身在不晓得是泰国还是印尼了。
因为去年离别的时候,我笑说过,“明年我们在艾菲尔铁塔下相见吧!”
于是她寄了我这张铁塔的明信片。
但是,眼看今年、明年,搞不好后年,我也没有什么可能去到明信片中这个地方了啦~
只好暂时这样观望着。
说起这个女孩,我不能说她很有趣。
但她肯定是一个奇女子。
看她对很多事情都懵懵懂懂的,又怕虫、又怕菌,又怕治安不好,实在很难想像她却是个很爱到处去旅行的人。
单单做实习生,她也呆过在自己居住的巴黎,去过欧洲的斯洛伐克,来过亚洲的马来西亚。
之前听说她的下一站是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南半球的纽西兰。
像似很有决心要横跨七大洲、五大洋的样子。
现在却忽然变成跟朋友来个亚太区之旅。
眼下她们已经去过了缅甸、寮国等,旅程正在持续中。
她说,她还不想继续念书或工作,因为她十分享受她的间隔年。
西方的年轻人都流行着这样的一段间隔年,在升学或毕业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环境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最近我在看的一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孙东纯写的《迟到的间隔年》。
所以不只西方人,所有年轻与不再年轻的人,都梦想着间隔年。
据说有些人想皆此培养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些人想调整身心,在休息后重新出发投入社会。
而有些人,纯粹想寻找所谓的真正的自己,或者另外一个的自己(这也许是人生中最艰难的事情)。
在我曾经很年轻、投入社会工作以前,我并没有听说过间隔年这样的东西。
然而,即使有听过也深懂这是什么,我也没有就这样过一段间隔年的奢侈。
假如我也梦想间隔年,这个梦想不知道会不会在它被实现之前就不再被梦想了。
毕竟,所有曾经很重要的事情,也许有一天会变得不再重要。
比如说,像梦想这样的事情,说不定也难逃这样的命运。
那一天,才刚跟升提到我们之所以如此贪生,都是因为有着太多的牵伴。
每一段的人生,我们都有着那么多的牵伴。
总有某些人事物,我们是如此挂心、如此放不下的。
于是,我们不会有随时出走的奢侈。
于是,每一段日子,我们都走不开。
而当你很年轻、孑然一身的时候,你都走不开,那你就永远都不可能走得开了。
或者,哪一天觉得应该走得开了,却已经不再想走开了......
也许就如电影《练习曲》中所说的吧:“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都不会做了。” 有时候就是那股莫名傻劲、冲动,才能成就人生意料之外的惊喜吧!
ReplyDelete是的,年轻的时候,勇气比较容易拿得出来。老了还是可以有傻劲于冲动,但勇气就比较不容易拿得出来。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