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8, 2014

生活像一个配套

昨天去了玩Escape Room。在eCurve@The Curve。
好久好久没有到The Curve那一区了。
久得不知道有个地方叫做eCurve,也不知道那就是以前所去过的Cineleisure。
把车子泊好以后,有点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感觉。
每一次到以往曾经熟悉的地方出游,都会更明白岁月在我们生活里留下的痕迹。

但是,岁月流走,有些事情还是不会被改变。
就好像,我多么喜欢Escape Room的游戏一样。
好喜欢这种要推理、要破解迷题的事情。
远胜于上个星期被迫要参加的那些跳高跳远的要命活动。
我们中好些人感觉上有点随便玩玩,不太认真。
而我自己,则可能看推理侦探小说看得多,想事情想得有点过度复杂。
到最后我们这行人还是没有破解到那迷题、没有逃出那个房间。
可是反而因为这样,我更希望有天再去玩,而且更期待下一次会成功。

大概是因为未完成,所以心理平衡不了吧?不知怎的感觉有点耿耿于怀。
同事A说,下次,你、你、你、你,你们四个一起去。
因为大家都放下了,只有你们四个还在意。
OK,我大概知道了,身边有谁跟我一样那么好胜。
可是,我还是喜欢这种屡败屡战的感觉。
就好像上个星期我才听回来的一席话:每个人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要求。
有些人喜欢在一个很写意的环境里当输家,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下做赢家。
如果可以,谁不想轻轻松松地做个赢家。
可是生活里有好多的事情都是一个配套。
你选择了这项,就有无法选择的那几项附带条件。
You cannot get ALL you want, because, this is LIFE.

Tuesday, September 16, 2014

谢谢你,我的克卜勒。

最近在不断地、重复地在听孙燕姿的《克卜勒》。
在家里。在路上。

第一次听见孙燕姿的《克卜勒》时,就已经被它的歌词深深吸引。
我特别喜欢那段把童谣里的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挂在天上放光明”,加入到副歌歌词里的感觉。
心想怎么随手拈来如此毫无意思的两段话,被放在《克卜勒》的歌词里面,却让人觉得如此有故事。

于是我去谷歌克卜勒,这个我从来不知道的名字。

原来,克卜勒是一个超新星的名字。
听说,这颗星星是从16世纪以来,第一颗在白天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星星。
它曾经在某一个当时,足足在白天闪亮了三个星期之久。
我在想,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个人看到了它,并认出了它。
但是,不管是否有人知道,它都曾经带给过很多人生命中某一个时段的某一种光芒。

克卜勒,也可以被理解成克卜勒引力。
以星球与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情感,如此贴切。
所以,星球与星球之间,也许看不见彼此,但它们还是在自己的轨道上默默运行着,并闪烁着源自于他们自己的、以及从另外一个星球上反射过来的光芒。
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他人。
不管那是白天,还是夜晚。
哪怕看得见,还是看不见。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星星。
我想那大概是很有空也很有梦的人都曾经做过的事情。
也许太喜欢用自己的想象来赋予每一个星星某些故事,于是直至长大成人、年华老去,还是会在某一个白天望向晴空,“看见”心中的小星星。

于是当我不断地、重复地《克卜勒》,才发现了,有故事的,原来不只是歌者与作词人,而是我自己。

谢谢你,我的克卜勒。

等不到你 成為我最閃亮的星星
我依然願意借給你我的光
投射給你 直到你那燦爛的光芒
靜靜地掛在遙遠的天上

當你沉浸 天空那條冰冷的銀河
粼粼的波光夠不夠暖活你
當你想起 那道源自於我的光芒
我依然願意為你來歌唱

一閃一閃亮晶晶 好像你的身體
藏在眾多孤星之中 還是找得到你
掛在天上放光明 反射我的孤寂
提醒我 我也只是一顆寂寞的星星

浩瀚的世界裡
更迭的人海裡
和你互相輝映
讓我們延續
用盡所有思念
唱一首歌給你
給你

一閃一閃亮晶晶 好像你的身體
藏在眾多孤星之中 還是找得到你
掛在天上放光明 反射我的過去

提醒我 我不再是一顆寂寞的星星

Tuesday, September 9, 2014

这么近,那么远。

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我想记录一下我跟一个特别的人的“重逢”。
他是我偶尔总会在不经意中想起的人,总想知道的,是他现在生活得怎样了、工作如何了、变成什么样子了、留着什么发型、走什么流行。
今天,我终于知道了。

感想是,十二年,真的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
长得很多事情都可以被改变,却也长得可以让人看得见什么事情没有被改变。
很开心我又可以再次忆起:
那个凌晨大街上的剪影、那座校园的大楼、那个空无一人的篮球场、那副莫名奇妙的塔罗牌、那个纪念册里的名字。
还有,那个很青涩的女生。
和那个浪子般的男生。

谢谢你今天的一席话,让我想起我快乐的青春。

Saturday, September 6, 2014

夏的北海道 ~ 10。小樽。清纯浪漫、仙乐飘扬

从札幌到小樽,有一段沿海的铁路,可以看见依海边而建的一些小屋子。
一路上的铁路风光,十分明媚。
整个人也悠闲了下来。


我们从南小樽下车,一路走到小樽。
并不是很远的路程,于我们而言倒也不近。
一边走,一边总是想着,待会干脆就搭的士好了......



小樽是比较小镇式的一个地方。
走在路上,感觉特别地悠闲。
我想,这真是一个若无闲事挂心头就可以呆下来很久很久的一个地方。
它清纯得就跟那些年我们曾经很爱看的日剧和日本电影一样。

我们在小樽的第一站,是著名的小樽音乐盒堂。
从车站走过去的那段路,据说是电影《情书》的拍摄地点。
《情书》啊,多么久远以前的事情。
还有那个藤井树,是忘记了电影也不会忘记的主角名字。


音乐盒堂里叮叮当当地飘扬着音乐盒的声音。
这里有传统的、现代的,各种各样的你看过与没看过的音乐盒。




每一个,不是有吸引你的模样,就是有吸引你的音乐。
看了都好想买,然而价钱都不便宜。


我想,音乐盒这种东西,大概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才会喜欢的玩意儿吧?
我小时候就可以对着一个有个小东西不断在旋转、音乐不断在重复的音乐盒,凝望个半至一小时,然后想着那些不可预知的未来。
虽然我说着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喜欢音乐盒这种过时的浪漫物件。
最后还是以买一个来送澔儿为借口,买了一个回来。
我喜欢这个可以放照片的风车,澔喜欢它会“氹氹转”。


音乐堂外有好多可以歇息的地方。
也正因为我们有那么样的歇息、喝水吃便当的时段,所以才能够听见音乐堂外的钟楼每隔十五分钟就会想起一次的钟乐声。


接着,对角处的另一座钟楼,也响起了音乐盒般的钟乐声。


除了钟乐声,走在路上,也听见好一些大楼外有着播出音乐盒声的扩音器。
由于小樽也以玻璃而驰名,许多的灯柱上,也挂着玻璃做的风铃。
于是沿路上,都是仙乐飘飘。
这样一个一直叮叮当当着的小镇,让人感觉特别舒服与快乐。
我,好喜欢小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