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14, 2015

关于学前教育的想法也跨年了~

2014年的最后一天,日子如常地在过。
如常地上班。
只是为了要提早回家而提早到公司,怎么知道公司连门都还没有开。
如常地跟同事吃午饭,闲话家常。
说到今天是2014的最后一天,大家的反应、计划、心情,也如常。
简直是平常心平凡活的最佳典范。

趁着空档找一找幼儿园的资料。
这个年代连幼儿园也跟华小一样高朋满座、一席难求。
父母望子成龙成凤以及怕输的心态让人担心。
我的忧虑已经不再是念不到想要念的学校。
我忧虑着当澔儿开始上学以后,是不是也会跟羊群一样被身边的朋友和整个学习环境的趋势推着走,埋没掉真正的那个自己。
除非,我们让他去走"非主流"路线。
比方说目前大家都很推崇的华德福教育体系。

不少朋友跟我说他们绝对支持华德福教育,可是个个到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送孩子进入华德福幼儿园——那当然甭说是华德福小学了。
只有一个朋友铿锵有力地告诉我说她绝对不支持华德福,她会选择一开始以从玩乐中学习但逐渐加入学术元素的蒙特梭利体系。
她是我身边认识唯一一个绝对说NO WALDORF的人,我问她为什么。
她告诉我她的想法是,现在以及未来的教育是一场战场上的厮杀(非常惊人的用词!)。
除非你的孩子的心理非常强大,否则从华德福幼儿园上华小, 他会面对不了这非常大的文化冲击。
孩子的心理有多强大,我目前当然无法预见。
我只知道我自己的心理并不那么强大, 所以我才会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但是至于现在与未来的教育是怎么样的一种需要去厮杀的战场,我也许是因为没有体会过,于是对此还实在是没有什么想法。
因为我以前连幼儿园都没有上,七岁以前都没有正式地“念过书”。
我自己,其实不就是一个华德福孩子吗?

也许就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华德福孩子吧,于是我才会特别喜欢华德福幼儿园里像住家一样的环境。
我也喜欢他们的课程,就是做糕饼、做手工、缝纫、绘画、搞节庆这些东西。
那是我自己喜欢做的——所以朋友总是调侃我说,看来你自己可以去上华德福,而不是叫你的孩子去上,因为你的孩子可不一定喜欢这些。
我知道的华德福,不教孩子去分辨虚幻与现实,我曾经也想过虚幻的神话与童话故事是多么地不切实际。
然而我自己又曾经是多么地喜欢神话故事并且在童话故事里成长,我又怎么有理由去剥夺孩子的幻想空间、又如何忍心教导他别去相信神话与童话。
所以我也只不过是一个挂着严厉的招牌来卖心软的人。
而澔儿,在他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清楚地把我这个纸老虎妈妈给看透了。

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后,我们还是打算不把澔送到我们这里的华德福幼儿园去。
不为心理强大不强大、教育厮杀不厮杀的问题。
而是我们这里仅有的一家华德福学校,实在是有它不足以及不符合我们理想的地方。
于是,为澔找一家蒙特梭利学校,就变成了我们在这个跨年时分里,平凡中之最不平凡的事情。

*************************************

这篇文字,从2014年的最后一天,写到2015年的第二个星期。
名副其实是跨年的一篇文。
2015年零时零分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有特别做些什么。
只是带了澔驾了车出门去,在我们的住宅区里兜兜看那里有烟花看。
往年都会大概查看一下什么地方有大型的烟花汇演,去凑热闹。
这些年来,许多似乎很重要、must do、must have的东西,我都好像不再执着了。
就好像,跨年要看烟花这件事情。
就好像,有假期就要去出游的想法和“习惯”, 等等。
也不是再也没有must do、must have list, 只不过是优先级别有所更改了。

结果也没有看到什么大型的烟花。
我说,再转一圈吧!
转了第二圈过后回到家门前,澔儿突然说了一句:“再转一圈啦~”。
曾几何时,我们的小朋友也偶尔会立刻学以致用了。
他说的话和做的事,always make my day~
就好像昨天我问他要不要去学校上课,他说不要。
“你不要去学校那要去那里呀?”
他说:“要在家。”
“在家做什么呀?”
“吃饼干。”
我笑翻。
选择在家, 因为要吃饼干。
认真地想一下,这话还挺有哲理的。
搞不好上学后就不能随时随地吃饼干了。

开年以后,我们从蒙特梭利学校看到国际学校去。
有的朋友特别推崇国际学校,说他们没有那么填鸭式,可以培育出比较不那么单一思想的学生。
但是我发现我们这里好些国际学前教育学校,其实都有点“本地化”,他们也会喂学生很多学术性的东西,因为据说其中还是会有很多小朋友以后其实要上华小。
华小啊华小,真的好像是战场的代名词。
可我们那个年代的华小,是单纯的代名词啊~

之前看过一些喜欢的学校,都被告知说额满。
就连waiting list也是满至十多名以外。
当我们正在苦恼中徘徊,为澔找学校的事情突然在开年后来个峰回路转。
那家额满到让我们排在waiting list里第十多名的学校,竟然告诉我们他们因为有个小朋友报错了年龄,四岁班报成三岁班,于是他们有了一个空额,问我们是否还有兴趣报名。 
上面那么多人也可以轮到我们。
也许,生活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而,也因为如此怕输,深怕再拖延就报不上而坚决地报上了学校,澔儿学前教育的“全盘”计划变得要提前了。
我们不只外在的准备没有,心理上的准备也没有。
更不必说澔儿了。
接下来的日子,只怕又是另一种新挑战的开始。
然而,哪怕是挑战,也只不过是生活的一种。如此而已。

2 comments:

  1. 說起華德福,其實他們的‘教義’(?)正正是讓小孩變成一個心理強大的人呀!可是在本地很難實現吧~因為只給他們幼兒園的時間,還沒變成真正的心理強大,就要換體系,去小學了~~嗚嗚~可惜~

    ReplyDelete
    Replies
    1. 原来我们这里也有华德福小学哟!听说在甲洞。想想如果我们要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送到老远去上课,那些长途跋涉也是对他欢乐童年的一种剥夺吧?

      Delete

心里有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