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初秋在北京] 第5章 ~ 北京经典之最

出游的第一天是周六,早已计划好不去故宫、长城或颐和园这种大热门了。
所以我们当天的行程,是先去一些不太热的历史经典区。

最高学府区——国子监街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最高学府(相等于现在的北大、清华吧?)及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当时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最大的创举,就是“科举”的发明。
电视剧里也看不少了,这种上京赴考的玩意儿,成就了那三个朝代千千万万的才子状元。
还有千千万万郁郁不得欢而自缢,或半路失踪、不疾而终的亡魂也~

国子监街上有四个过街牌坊,较外面的两个牌坊写着“成贤街”,较里面的两个方为“国子监”。
“成贤街”的牌坊外各立有下马石一个,上面印有满、汉、蒙、回、托忒、藏,六种文字。
顾名思义,下马石就是让人下马的地方。据说以前的高官倘若到了成贤街,为了表达对先祖的尊重,都得在此下马,步行进去。
除了先祖,备受尊重与爱戴的就是有教无类的孔子本人了。
古时候有着一种“左庙右学”的规制,所以国子监其实是跟孔庙一起修建的。
于是国子监跟孔庙,得一起参观。
可爱(?)的孔子石像,就座落在孔庙面前。
而大成殿里供奉的,主要是万世师表——孔子的神主牌。
还有他一些比较有名的弟子。仲子、颜子、曾子、孟子......的牌位都有。
还有一个有子——咦,有子是谁?(竟然在人家神主牌前,我这么问)
刚刚上网找了找,知道他也是七十二贤人之一。有子,字子有,有趣有趣。
孔庙里的展览,列出了孔子的思想与教义,对世界各地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看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分布图,果然是“海水到处有孔子”。
一个本身如此失败的老人家,却能如此深远地在千百年后不断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孔子的魅力真的是很奇特的。
因为书斋学堂基本上就跟孔庙连在一起,所以已经忘了这些清代进士的题名碑是放在哪里的。
只知道我们摸着一个又一个的碑去看那些几乎已经被岁月磨平的刻字,尝试寻找熟悉的名字。
那么多代的进士状元,几个能够名垂千史呢?
太学就是现今的大学。我们看见了太学门门楣的四个短圆柱,那是门当户对里的“户对”。
纳罕怎么太学的门户也有这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辟雍是太学里让皇上讲课的地方。乾隆曾经坐在那龙椅上授过课。
而大堂里的文昌塔不懂怎么会被人当作了许愿池。
不过文昌利于读书、功名、事业。那的确是很多人穷尽一生力量去努力追求的事物。
我对科举的点滴最有兴趣,在展览馆里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这种像厕所格的考试格子,在电视电影里都看过。不懂为什么,看见这个我竟然搞笑地想起周星驰作弊的画面,但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戏里有这画面。
以前的准考证让我们忍俊不住。
竟然写上“面型方、面色白、身中、无须”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考生的相貌。那也未免太容易被冒充了吧?
金榜,可真的是金色的。高中第一甲的进士有三个,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都是一步一步千辛万苦考着上去的。
每个朝代的选官流程都不大一样。以清代来说,就是从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直上到受以官职。
古时候的人们,真的很喜欢做官(基本上现代人也一样吧?)。
住在孔庙和国子监外面的就叫做圣人邻里,哗,我好喜欢这个称呼。
像我这种从小就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此腐败思想的人,倘若生在古代,必定是一个会女扮男装,拼死拼活都要去读书的人!

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

初来报到,原本打算第一站就要雍和宫,拜神去。
出发前研究了一会,认为从交通方便看来,应该先去比较靠近的国子监(后来才发现其实都差不多也)。

雍和宫的入门票是一个迷你CD,应该是佛歌吧(还没有听呢)!
雍正皇帝未登基以前曾经住在这里,那是当时的雍王府。
所以连垃圾桶也有龙的雕刻(一看就知道不是古董,因为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
雍和宫外面有很多会跟你走个一百米,要你帮他买香的人们。
我们怀疑就是这些人把指示牌乱摆的,害我们走了好一段路,才兜回了雍和宫的大门。
里面有好几座大殿和牌坊,还有好多尊大佛像。
看见很多人虔诚地在膜拜。很多人都很环保,只敬香不烧香。
我很喜欢这些大殿的建筑设计。柱子上满满的都是龙的雕刻和图案。
可是看到后来,就开始有大同小异之感了。

最有特色的四合院——松堂博物馆

国子监街3号的这家四合院,是我们无意中发现的景点。
外面有个北京最有特色的四合院的金牌,写着免费参观。
我们会停下脚步,是因为听见它的大门外有个讲解员在开始介绍大门的各种设计典故。
原本以为是别人旅行团的导游,后来才发现那是这私人博物馆的员工也~
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门上的对联、门楣上的狮子雕刻......无一不是另人赞叹学问。
仅仅听讲解员说一个大门,就像被催眠一样跟着走进去参观了。
进入大门后,院子里又换来了另外一个讲解员。两个男生都说得非常的好、非常动听,是说故事的人才啊!
他说着这家主人曾经被抄家的故事,因为这院子里有着地下室(有反清复明的嫌疑)。
接着让大家猜猜这个石像里的小孩是谁,眼观四周很多黑头发黄皮肤的,却竟然没有人会回答。
原来是刘海戏金蟾里的刘海,那也是仅仅听过而已。
据说摸摸他就可以有富裕美满的生活。
然而当他开始游说大家进入里面参观,然后要收费时,大家似乎马上醒觉,很多都不再看下去了。
我们当下饥肠辘辘,想到接下来还有其他的四合院要去走走,所以也不看了。

号外
在国子监街遇到了老北京酸奶,那是在《暖暖》这部小说里不断看见的饮料。
很兴奋地买了。
很好喝,但是不算是特别的味道。因为就跟我们平常喝的yogurt一样呗!
这根本是蜂蜜味的酸乳酪,只是比酸乳酪稀薄一点、又比酸乳酪饮品粗糟一点。
瓶子倒是很漂亮。如果把瓶子带着走,人民币5块,不带瓶子则4块。因为瓶子都是循环使用的。
我后来还带了一个回家。如果这真的是千百年前的传统饮料,那么那个瓶子,岂非有千百万人使用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心里有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