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7, 2016

[奥捷游] ~ 12。布拉格。旅程中的购物时光

从维也纳到布拉格,就会觉得布拉格的纪念品都比较“好买”。
类似的东西,在这里的价格都便宜了一些。
只不过,不是所有维也纳会有的东西,都能够在布拉格轻易找得到。

BOTANICUS

看见这家店的名字,就想起旅游书里介绍过说这家天然草药精油香皂产品店。
据说这家店的品牌就是来自布拉格,却让台湾人趋之若鹜。
发现布拉格旧城广场的后方,就有着好两家。
我问职员这两家有什么不一样,原来是所用语言与目标客户的不同。
一家是用中文与日文专门服务台湾与日本人,另外一家则用英语服务其他国家的游客。
这样的分类,真的很奇怪!


于是我们两家都进去转了个圈,发现店里卖的东西有些许的不同。
但我都很喜欢这个品牌的店面设计,很多森林系般的木制橱柜,走在里面感觉很舒适。
后来我也“慕名”选了一些香皂和唇油。
回来后用了并没有什么惊喜,似乎倒没有想象中品质那么好,所以不太明白为什么它那么红。


木偶与木制玩具

木制品是布拉格里最驰名的产品之一,于是木偶店到处可见。
随意走进一家木偶店,也发现里面的木制品做得非常地精致。


因为太精致了,花样又多,感觉还有点小恐怖。
还好除了好像有点诡异的木偶之外,木制品店里通常都还有各类木制玩具。
但话说回来,虽然木制品是捷克人的国产品,但整家店里的东西,其实并不很便宜。


当时澔儿睡着了,所以我帮他选了一只可爱系的玩xylophone的小鸭子玩具。
这个小木鸭子,放在地上拉起来会叮叮当当地响,玩具的结构设计和机制都做得挺好的。
现在早已经化作家里装饰品的一份子了。

 

铅笔

听说布拉格的铅笔也做得很好。
所以当我看见一家铅笔专卖店,就立刻决定要买些铅笔。


这些铅笔(尤其是颜色笔)的设计都很漂亮,我买了一些给澔。
只是发现所谓品质好的铅笔有点言过于实,倒是比较适合作为纪念品。


MANUFAKTURA

这一家,就是当地人的国产品牌。
旧城广场区附近都似乎有着一两家。
我特别喜欢布拉格里的这家店,因为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卖,没有记错的话价格也似乎相对地比较便宜。


很喜欢这里各种香味(如香茅、啤酒等)的天然水果与花朵香皂,还有混得非常香的各口味泡澡海盐。
包装的漂亮,让人忍不住都买一些回家。


玉米娃娃,有的带着鸟、有的带着木材。全都是手工制品,非常可爱。
据说她们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我们也买了带回家。


这里也有各式各样的木制玩具。
澔儿每样都拿来玩一下。
这个也好,那个也妙。叫他选出一份来买回家,也是一个大难题。
结果我们还在那家店里逗留了好久。


后来我们选了一个啄木鸟屋。
玩具的结构很聪明,只要动一动小啄木鸟它就会机械式地自己缓缓一步步爬下柱子。
所有木制品的切割与拼接方式,都让它们成为不同机制设计的玩具,十分有趣。
所以在布拉格买到的东西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些木制玩具了。


Saturday, March 26, 2016

[奥捷游] ~ 11。萨尔茨堡。情牵阿特湖畔

整理照片时看见我和澔儿去年在阿特湖(Attersee)附近闲溜的留影,感觉特别地怀念。


喜欢那样蓝蓝的天空和绿绿的草地,让人不知不觉地走着走着,走到差点儿忘记那温度有多高,太阳有多猛烈。
毕竟当天的天气,是高温而大风。


时间过去了差不多七八个月,这个地方在我的心里记忆犹新。
但是回看一下照片,就会知道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其实也算是很久了。
澔儿那个时候,看起来个子还真的是小多了。
虽然现在也没长得多高,但是渐渐开始从宝宝的脸蛋转为小童的模样了。


以后等他长大一点,我们还要再去同样或类似的地方。
因为这样鲜少人烟的地方,真的很适合度假。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清新的大自然,小朋友最喜欢了。


春秋的时候,这个草坪应该是可以用来打滚的。


这样的小路,很适合骑脚踏车,但其实它是车行道而不是人行道。


沿着小路上去,不晓得是哪户人家的家里。一直看见有车子进出,他们都用好奇眼光看着我们这两个不懂在干什么的母子。


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大概都是人们的住家。虽然每一栋看起来都像是度假屋一般。
屋子外面都是大片的山坡与草坪,屋外没有任何围栏。外面走着走着,可以直达房子门口。
于是虽然没什么人烟,但感觉治安真的很好。


我和澔儿走近一家房子,在外面观看。发现里面有着一对老公公和老婆婆,正在煮东西。
住在这种地方,真的很有度假感觉。


也很怀念酒店附近的别致装饰。


还有餐厅里木制的小火车。澔儿拉着我玩了好久。


 干草制的装饰品如小鹿小羊。感觉很华德福。

酒店里特设的一个名画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的欣赏角落。
在这里,可以看见很多他的名画复制品,和关于他画作的书籍。


 门口处有着后来我们在多处旅游纪念品店都看见的他的名画The Kiss,都被印作许多的纪念品如明信片、书签、磁铁、杯子等等。
现在有些摆在我们的家里,有些留在我们心中。




Tuesday, March 22, 2016

我们的天使

上个星期的某一天,我某天才蓦然发现那是澔的上学一周年纪念日。
要是没有找回记录,我并不记得那个日期。
而让我记起它的,是那天他某个同学的生日。
犹记得我们去年第一天带他去学校的时候,就有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在当天办生日会。
如今其中一个已经转学到其他学校去了,所以今年只剩下一个。
我在想,不知道以后这两个小朋友还会不会有所联系呢?
因为我自己从小就对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特别感兴趣,我会去寻找。
至今认识/知道过三个,一个还有联络。每一年,我都会跟他说生日快乐。我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好。
假如我知道有哪个小朋友跟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我一定也会让澔认识那个人。
以后在成长的路上,彼此“观望”一下。
必要时,也可以互相分享生活点滴,看看大家的命运,到底有些什么不一样。

那天,澔问我,当他“明天”上完了Level 1,“明天的明天”上完了Level 2,“明天的明天的明天”上完了Level 3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在家了。
(“明天”,暂时依然是他唯一的未来式用词。)
我说不是呀,上完了Level 1、2、3之后,就上小学啦。小学上完,就上中学,然后大学。
那么,大学上完了,是不是就在家啦?他问。
我不假思索地就说出,不是呀,大学上完了,就要去Office咯~
语毕,我瞬间沉默了下来。
这样三言两语就把一个人的成长到进入社会给说完了,连我自己都觉得听不下去。
然后我惊觉这只不过是我走过的路而已。澔不一定要跟我一样呀~
于是我又马上打圆场说,假如不要这样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去Office,其实也可以云云。
但是又无法具体说出一些什么模式。
啊~才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容易回答。
我想我需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能够给他比较有意义的答案。

我为这个问题和自己当下那无奈的答案懊恼了好一阵子,暂时不了了之。
没想到才没三两天之后,澔竟然问我他读完Level 3之后是不是就去读我们家对面的那间小学(但那间其实是一间中学)。
我突然觉得他的联想力和记忆力都跑得很快。
身为一个妈妈,我到底要如何加快脚步,才可以一直跑在他的前面引领他的思考方向。
还是我根本不需要表现得很有智慧?因为面子书上人们都说懂得太多的妈妈往往是孩子以后自我发展和追寻梦想的绊脚石。

这些日子,我真的觉得我们小小的澔儿长大了很多。
变得文明、懂事之余,他想事情的方式以及表达出来的故事即天马行空却又符合逻辑。
他说的话,每一次,都让我惊讶。
像是看见他把人们骑脚踏车的贴纸贴在建筑物上面,我问他为什么他们不是在路上骑脚踏车的。
他回我说:因为他们飞起来了呀~
我说:可是,他们为什么会飞起来呀?
他说:因为他们吃了地上的小鸟,所以就会飞起来啦!
像是看见电视播MV的时候,他跟我说:妈咪,这个是广告来的。
我说不是呀,这个是MV,是一首歌。
他说:不是,这个是广告。如果你听到这个歌好听,你就去买这个CD啦~
啊~到底是联想到的还是哪儿学回来的这种说法呢?
也许这就是一个接近三岁半的小孩所认识到的世界。也许每个同龄的小朋友都差不多一样的可爱、有趣。
但是,我对他所想的、说的事情,总是觉得很惊喜。因为总感觉到他仿佛在不久以前还只是一个小不点儿啊~

就像那天跟朋友说的,每个小孩,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天使。
他们在也许是我们生命中最艰苦的那段时光里,来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带来最无上的快乐,并抚慰我们身为一个成人所需要经历的辛酸。
升说,每一次看澔的眼睛,都觉得他是黑白分明的。
其实如果我们看跟他同龄的小朋友,他们的眼睛也一样如此分明。
我说,那是一种小朋友专有的灵气。
在还没有认识烦恼以前,我们的眼睛,也曾经如此有灵气。

Tuesday, March 8, 2016

因为颓废与孤寂,因为沉闷与压抑。

最近看完了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之年》。
从一开头的郁闷,到渐渐地觉得好奇,接着越来越好奇,越来越感兴趣......
然后,就这样地,用了算是很短的时间就把书给看完了。

就像他其他的作品一样,村上的故事一开头总是有点沉闷。
然而渐渐地你就会发现里面总是有着一个谜,一直吸引着你,牵着你往前走。
到了最后,书完了,谜底却总是没有被解开。
然后你有那么一刻感觉到失望:怎么这样呢~
却很快地接着接受:也许本来就会是这样。
生活里有好多的事情,没有人一直会给你答案,而你也真的无法一一去明白。
到了最后,你告诉自己,事情也许原本就是这样。
人生,也许原本就是这样。

在很多很多年前,我就看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说这是一本名著,有多么地多么地好看。
可是年少时候的我,完全接受不到故事开头的那种沉闷。
那个时候,我喜欢充满阳光、温暖与笑容的故事,喜欢书里有欢乐的、青春洋溢的对白。
我不懂,《挪》那个故事到底好看在那里。
结果我买了那本书许多年,都不曾看完。
一直到后来,一个对我影响很深的朋友告诉了我关于《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所带给她的深思。
我开始留意,看村上春树。
然后喜欢上看村上春树。

而在看了他的好些作品之后,我才终于在去年找出了并看完了《挪威的森林》。
我突然觉得,我看懂了。
我想我一定也是一个孤寂的人(根本从小就是)。
所以我才会喜欢村上的故事。
喜欢故事里面主人翁和整体环境散发出来的严重的颓废感,和那种无奈的孤寂感。
而最喜欢的,是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像是有着一个谜,或很多个谜团。
有一些谜,永远解不开。

所以,当我看《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时,我永远看不完。
因为里面没有虚构,也就没有迂回的、费解的谜团。
当然也没有颓废和孤寂感。
好像故事不够压抑、悲凉、无奈、厌世、自闭,就看不下去。

于是我最近开始看《海边的卡夫卡》。
尽管人们说看多了村上的小说会精神错乱。